嘉義市古名「諸羅山」,其名由來有二:一係「番語」社 名之譯音,荷稱之為 Tirosen 社,音近諸羅山社,一係取其東 方諸山羅列之意。亦名桃城,以其古城形如桃而名,桃之尾尖 ,在今中央七彩噴水一帶,市民慣稱桃仔尾。
諸羅山是大陸大規模移民台灣之據點之一,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漳人顏思齊引率移民自笨港登陸,據以開墾拓荒 。天啟四年(一六二四)蘭人占據台灣,初期統治今之安平與台南市區一帶,不久即安撫了諸羅山一帶的平埔族,並對此地加以經營,嘉義市
內風景幽美的紅毛埤(今之蘭潭水庫),當時荷蘭人所鑿。
位於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北端,北回歸線經過本市南邊約一公里處。本市開發甚早,荷蘭人留有「紅毛井」、「紅毛埤」等遺跡。明鄭時代,在屯田地設有營鎮,日漸形成聚落。清康熙43年(1704),縣署歸治諸羅山(嘉義市),並築建木柵城,是台灣最早的城柵。
民國34年台灣光復,設嘉義市為省轄市。民國39年降為縣轄市,至民國71年恢復升格為省轄市。嘉義市是具有歷史淵源的城市、人文薈萃,擁有「畫都」的美譽,台灣最珍貴的「交趾陶」工藝也發源於此,是充滿熱情與藝術的文化藝術之都。獨具特色的古蹟,道地的傳統小吃,富人文色彩的遊憩景點,交織成為既知性又感性的情愫與風采。
嘉義市景點多半與歷史有關,其中蘭潭又名南潭,古稱紅毛埤,東西寬約1公里,南北長約2公里,潭呈葫蘆形;西元1620年代,荷蘭人鑿潭立埤,供水師學習水戰之用,如今為嘉義市水源,市民中秋賞月好去處。彌陀寺旁的義民塔建於民國27(1938)年,塔內祀有為地方取義殉難者 503人。佔地十幾公頃的中山公園與綠蔭處處的植物園則提供市民活動與乘涼避暑好園地。
近數十年來,嘉義市已創造出著名的「石猴」雕刻藝術,每年定期舉辦的管樂節活動,早已成為全國管樂界的盛事,阿里山森林鐵道傳奇,更博得國際媒體的讚譽。